(一)概念
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又称为运动过度综合征,指持续的注意不集中、涣散,多动,好冲动,易激惹(这些症状与同龄人相比是更为频繁和严重的),同时伴有情绪不稳、学习困难和攻击行为的一组症状群。据DSM-III-R,该症较常见,患病率高达3%;在3~9岁的儿童中,男孩明显多于女孩;对城乡男女儿童的调查发现,总患病率为6.04%,男女之比为10∶3。
(二)临床表现和类型
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有三种类型:注意不集中型(predominantly inattentive type)、多动—冲动型(predominantly hyperactive-impulsive type )和混合型(combined type)。后两种类型比较确定,注意不集中型仍有争议。其临床表现如下(Christopher A.Kearney,2004)。
(1)注意障碍。注意力不集中,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分散。上课不能专心,很难将注意力维持在课堂上,对老师布置的作业常听不清楚;当老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时,似乎较能集中注意,但随后又很快转移;不能很好地遵守课堂纪律,容易分心;不能按指示或指令坚持到底,常常丢三落四。
(2)活动过多。常始于婴儿期,到处乱跑乱爬,不能安静地坐一会儿;不能忍受等待,骚扰别人,还说别人作弄他,与同学关系疏远,打架;有不良习惯,如咬指甲;上课时,因老师布置作业,就对老师无礼,还跺脚、发脾气等。
(3)情绪不稳,烦躁易怒,说话太多;冲动任性,易伤人毁物;坐立不安,无耐心做事,即使做事也没有条理,也不注意后果。
(4)智力正常,但学业成绩测验整体水平不高,学习成绩处于平均水平之下;得到鼓励后,能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。
(三)矫治方法
常采用综合疗法,重点是药物治疗和行为矫治。药物治疗多采用兴奋性质的药物。行为矫治时可采用代币法改善其注意力和学习能力。
上一篇:一次有趣的活动
下一篇:学习态度的鉴别与比较